0512-53116888-801
产品中心

A进口聚氨酯液压密封

B聚四氟乙烯密封

打造战场输油新“动脉”

时间: 2023-09-04 23:07:29 |   作者: B聚四氟乙烯密封

    • O形密封圈
产品详情

  油料是战争的重要物资,是现代武器装备的命脉,人们称它为战争的“血液”。油料保障是否及时有效必然的联系到战争的进程,影响战争的胜负。作为输送大量油料载体的野战输油管线,是实施油料遂行保障的重要手段。总后某油料研究所科学技术人员经过4年的刻苦攻关,成功研制出我军新一代软质输油管线系统,加强完善了我军油料装备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部队战时保障能力,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战争实践表明,武器装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高,油料消耗就越大;油料消耗越大,对油料装备保障效能的要求就越高。

  过去,我军战役后方向战术后方的油料输送,一直使用运输车运送桶装油料。随着我军装备机械化水平的逐步的提升,对油料的依赖大幅度提高,利用运输车运送油料已不能够满足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对油料的需求。研制输油量大、机动性能和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高的军用软质输油管线系统势在必行。

  该系统的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机械、原材料、动力、化工、纺织等诸多学科领域,既要研制展开、输油、撤收等基本功能装备,还应该要考虑包装、运输以及战场抢修等辅助器材,研制过程困难重重。面对困难,油研所牢记“保打赢”使命,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课题组,开展科研攻关。

  2001年1月,担任该课题组组长的黄忠耀高级工程师,与课题组的陈国献、屈海利、宋音、杨建雄等科研人员舍弃大量休息时间,按照“平时便于储存管理、战前准备时间短、展开撤收速度快、投入兵力少、劳动强度低、适应能力强”的思路进行广泛调研、深入分析,运用统筹法、优中选优等科研方法提出了“按需配套、分类集装、模块组合”的总体设计的具体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论证,拿出了详实可靠的科研立项报告。2002年,该项目顺利通过立项审查并全面展开研究。

  软管是系统中的骨干装备。据资料记录,我国软管研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但长达30年却没有生产出一根长度大于30米的软管。研制如何突破,成为横亘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他们打破以往传统的研究思路,从研制新材料入手,探索新的生产的基本工艺,经过集体攻关,终于试验出单根长度达200米的软管,并使成品率达到95%以上。

  在整个系统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围绕可靠性、安全性、快速展开、快速撤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设计论证和实践试验,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难题,新研制出几十种装备器材,使得软质输油管线系统配套完整科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与我军现装备的各种油料装备的顺利对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机动性。该项目共取得4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出版专著1部、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课题中的大口径软质输油管线年度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高强度聚氨酯输油软管2005年度荣获中国纺织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现为“总后科技金星”的黄忠耀自豪地说:“与外军最先进的强攻型野战软质输油管线相比,我们的综合性能更优越。比如,我们的泵机组有着非常强的机动性,外军的却是单机式,还需要现场组装;我们撤收不需要工程车支援,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小,而外军的撤收作业需要工程车支援,全部由人工完成;我们的战场适应能力比外军的强,管线可在人通行的所有地域铺设,而外军的却只能穿过越野车能通过的地域;管线倍。”有关专家这样认为,这套系统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军高强度、大流量野战软质输油管线的空白,对完善我军野战输油管线体系建设和提高我军应急油料保障能力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为国防油料科研事业作贡献,是科研人员的崇高理想;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是科研人员的神圣职责。不管参加什么样的课题研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能坚强面对、知难而上。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陈国献副研究员就是这里面的一位代表。

  作为军用软质输油管线系统课题研究主要完成人之一的他,在系统研制进入最后试验总结阶段的节骨眼上,爱人患上了癌症,需要立即做手术治疗。这突如其来的不幸,使他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面对为治疗这一疾病先后做了3次手术、精神濒临崩溃的妻子,回想结婚20多年来妻子支持他工作的点点滴滴,陈国献的心中倍感愧疚,曾一度想放下手中的工作,甚至想到要申请提前退休,陪妻子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但是,当他想到自己承担的项目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科研课题时,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在家庭负担和科研任务都很重的情况下,他暗暗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员、一名科研骨干,在困难面前决不能消沉、决不能低头,要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几年来,他坚持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情况,妥善处理家庭不幸与工作需要的关系,想方设法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和以前一样热情参加课题研究。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时,他大胆地提出模块化系统集成、“子母式”托盘等设计的具体方案,得到课题组的采纳和专家的认可并付诸实施,以此来实现了管线系统中装备器材的一体化包装、运输、装卸,大幅度的提升了管线系统的机动性能和设备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大型油料装备系统实现模块化系统集成开创了先河。他就这样以高度的责任感按计划完成了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用实际行动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立即咨询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