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06 13:35:46 | 作者: B聚四氟乙烯密封
每次乘坐G8次“复兴号”高铁,当列车以350公里时速驶过“滕州—枣庄”路段时,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洪锦祥,都会下意识地从座位上起身,看看车窗外自己曾经日夜奋战过的地方。
10年前,他首次独立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在京沪高铁工程中自主研发填充层材料水泥沥青砂浆,从此与轨道交通工程材料研究结缘。
前不久,他又坐了一次G8次“复兴号”高铁,去往北京,站上了2020年科学探索奖的领奖台。凭借着在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功能材料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在特殊复杂环境条件下新型轨道结构工程材料方面的前沿探索,洪锦祥成为2020年摘取科学探索奖的五十人之一。
但就在10年前,我国的高铁建设刚起步时,许多先进的技术的研发工作还处在摸索状态。这其中就包括洪锦祥及其团队的研究项目——高铁的“减震垫”材料。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的铁路轨道都是铺在碎石上的,而高铁轨道则是无砟轨道,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这样的设计看起来十分干净整洁。
“在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之间有一个薄薄的水泥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只有3厘米到5厘米。”洪锦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个充填层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具有减震消能、黏结传力、调整误差等功能,其与高铁运行的平稳性、乘坐的舒适性、轨道结构的耐久性和运营维护成本高低密切相关。
但这个不起眼的充填层,研制起来,却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在京沪高铁开工前,洪锦祥已带领团队埋头研究了2年。
在实验室模拟次数再多,也比不上在实践中检验一回。为了确认和保证京沪高铁工程质量,彼时33岁的洪锦祥不敢大意,他甚至把实验室搬到了工程现场,从数九寒天到三伏酷暑,守在现场做了一年多实验。
那段时间,洪锦祥吃住都在工地,原本白净的帅小伙变得又黑又瘦,一度让京沪铁路总工程师赵国堂担心洪锦祥的终身大事。在此期间,洪锦祥的母亲病危离世,消息传来他心如刀绞,匆匆赶回老家送别母亲后,又一头扎进工地。
京沪高铁项目,一做就是5年。“个人成长经历中,我在这一个项目上吃的苦最多,但这一个项目也让我收获最多。”洪锦祥感慨道。
最终,洪锦祥带领研发小组成员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出的水泥沥青砂浆不仅综合性能超过国外,而且在国际上较早攻克夏季高温条件下难以施工的技术难题,而该材料成本不到国外同种类型的产品的一半。该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替代国外产品应用于京沪高铁工程,为我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高速铁路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这次成功让我对今后的科研创新有了信心,我们中国人可完全做得比国外更好,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洪锦祥说。
洪锦祥博士毕业后,一直在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从始至终坚守在交通工程材料领域。但翻开他的求学经历,似乎就显得不那么“专一”了。
洪锦祥本科就读于河海大学,学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读研时的专业是材料学;在东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又转向了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
但这样的“跨界”并非洪锦祥有意为之。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洪锦祥被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名字所吸引,笑称自己是被“蒙”进了这个专业。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河海大学深造。但由于考分并未达到第一志愿的录取分数线,洪锦祥无奈地被调剂到材料专业。
到了博士阶段,洪锦祥希望所学能有用武之地,在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他投身道路与铁道工程。
求学期间一次次命运的安排,让洪锦祥无意之中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多面手。回首自己的求学经历,洪锦祥感叹“人生的选择交织了许多偶然因素”。
2019年末,洪锦祥以校友身份重回河海大学,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与感悟。彼时,洪锦祥已是万千学子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他却坦言:“被蒙、无奈,不要懊恼、别,稀里糊涂、误打误撞也许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从偶然到必然,洪锦祥相信,自身努力才是最关键的力量。他的人生允许没有规划,但在他的字典里,“努力”二字始终写在首页。
有学生问他,现在哪个专业前途比较好,他却说:“其实现在经济快速地发展,没有冷门的专业。做好当下,做一行就爱一行,别考虑那么多,把所学专业学好就可以了。”
在求学阶段有清晰的规划固然是件好事,但假如没有,洪锦祥并不认为这是坏事。“要随着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逐渐完备对社会、对专业的判断。”他说。
洪锦祥“不专一”,他组建的科研团队,也像个打翻的“调色盘”。目前,团队里近30名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五花八门”,涵盖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道路与铁道工程等多个专业。
目前,我国已变成全球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顶级规模的国家,也是全球3个具备无砟轨道系统输出能力的国家之一。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高铁正在走出国门,未来还将驶向更复杂的地质带,一系列新的科学问题也随之而来,寻找更好的“减震垫”技术就是这里面之一。
无砟轨道因具有整体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已成为高速铁路最主要的结构及形式,但其也存在维修养护困难和基础适应性差的问题。
固化道床采用具有黏结性能的材料,将散粒道砟颗粒固结为整体,是既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结构之后的一种新型轨道结构,其兼具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的优势,是轨道结构的前沿发展趋势。固化道床可被用于大型桥梁、隧道、地震断裂带等特殊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高速铁路工程上,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我们正在开展新型固化道床材料的预研。”洪锦祥说:“固化道床整体稳定性高、弹性好并易维修养护,但目前使用的固化材料是聚氨酯,该材料成本高、耐候性差。因此,我们提出采用水泥沥青复合固化的思路。”
研发新型固化道床材料,需要从微观层面解决结合界面的力学问题,这项研究或许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洪锦祥愿意为此付出,他觉得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看准了一个方向就要持续投入做下去。
而且,洪锦祥从不认为研究沥青这个普通材料是个小课题。“我总是跟小组成员说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应用‘小题大做’,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力。”他说。
在科学探索奖的最后一轮答辩环节,洪锦祥的个人陈述让评审专家相信,他引领的新型固化道床材料研究已经“起跑”,未来将助力中国高铁跑得更快、更稳。(张 晔)
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创新拓展了卫星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攻克了超高层建筑高精度施工难题。
“项目实现有效申报,对我们企业的科学技术研发帮助太大了!”日前,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星火智能制造公司总经理高书征在今年泰山创业人才项目实现有效申报后高兴地说。
作为本届服贸会重要的科学技术板块,首钢园区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以“数字技术 赋能未来”为主题,布局了通信和数字技术、元宇宙应用两大主题馆。
展望未来,香港特区会继续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深圳携手并肩,协同推动合作区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技术创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将合作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平台。
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7时34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已形成规范化、定量化的空间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空间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期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国际值班任务。
长沙聚焦国家所需、发展所向、自身所能,创造性地将视野与格局放在了“全球”。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相关科学元器件实物和原始资料。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电器出口数量超17亿台,同比增长1.4%,出口额29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智能体验优越是中国家电出口逆势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肺泡干细胞的功能紊乱与多种肺疾病的发生紧密关联,促进肺泡再生对于肺泡疾病和肺纤维化的治疗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今年服贸会上,科学技术创新气息格外浓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综合展国别展区,数字场景、异域风情让人大开眼界;在位于首钢园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专题展上,观众争相体验“数字人”、元宇宙、5G新应用等“黑科技”……
当下,科学技术创新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这种时代召唤下,无数中国科学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倾情奉献,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非凡贡献。
他们中的很多青年人,立志用智慧和汗水,为农业换上坚实的装备、为作物提供舒适的环境、为现代农业孕育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团队联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英国莱斯特大学地质系等机构,利用显微CT与计算机三维建模、虚拟解剖等技术完善并修订了前人对章氏麒麟虾的头部形态描述,确认其演化位置,并提出了关于早期节肢动物头部演化的新假说。
以“新赛道 新生活”为主题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能源汽车环金佛山178定向赛,9月1日在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开赛。
经历近40年的建设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产出和领军人才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主力军、主阵地作用,为国家创新发展强化科学技术人才储备、提升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供了坚实保证。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不仅是世界黑土带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这项被誉为“新理论带来新发现的典范式研究”,不仅展示了计算生物学对相关领域的促进和推动,也为进一步研究和确定所有人类出生地提供了关键线
9月1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针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出台的专门区域性法律。